当前位置: 首页 > 玉缘 > 行内名家

妙境梵音 菩提玉刻——中国玉雕大师侯晓锋的佛像玉雕艺术

2015-11-24 11:47 | 来源:未知 | 编辑:石头

  玉雕文化是中华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雕刻内容表现方式主要包括纹饰及图案,自然就有了“图必有意,意必吉祥”的传统。佛教自汉传入中国,中国玉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影响,用玉石来雕刻佛像的范例更是不胜枚举。
 
  佛教伴随而来的有各种艺术,玉雕艺术,即为其中之一。千百年来,佛像玉雕形成了“浑厚、圆润、儒雅、灵秀、精巧”的基本特征。其制作工艺在几千年的传承中,将阴线刻、深浅浮雕、立体圆雕和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,形成具有秀丽典雅、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。玉雕中的佛教题材通常塑造慈悲庄严、豁达超脱的佛家菩萨形象,最常见的题材就是弥勒佛和观音。
 
  中国玉雕大师侯晓锋在业内有着“侯弥勒”的称呼,他擅长人物雕刻,其罗汉、弥勒一类的作品最受藏界好评。侯晓锋在对玉雕佛教题材人物的把握上十分准确,无论仕女、童子,还是观音、关公、弥勒、达摩、钟馗等都刻画得惟妙惟肖。
 
  著名的西方美学家丹纳说过:“这个或那个大师的生平,便是每个大的艺术宗派的历史,也证明模仿活生生的模型和密切注视现实的必要。一切宗派,我认为没有例外,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,抛弃活的模型的时候衰落的。”
 
 
《风调雨顺》

  侯晓锋在初雕佛像时,注重的是形象和技法。他不远关山万里到西湖灵隐寺、大同石刻、大足石刻、敦煌莫高窟等地学习和借鉴当今传世的经典佛像造型艺术后,侯晓锋有这样的感悟:佛教对于中国绘画和雕刻艺术的影响太大了,以唐代为最深。鲁迅先生对于唐代的绘画,有两句卓见:“在唐,可取佛画的灿烂,线画的空实和明快。”除此之外,他还借鉴了其他门类艺术如木雕、牙雕、铜像、壁画等,也许就在这不经意之间,他发现佛像的造型还可以这样去表现。
 
  随着艺术探索的不断沉淀与升华,侯晓锋逐渐领略到艺术的真谛在于师法自然,人与大自然有心灵交感的喜悦,大自然的清净、大自然的宁静,美妙之精神感受与体验,在玉雕的设计和创作中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境界。艺术的生命力,更在于艺术之外,只有这样对佛像造型的把握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。
 
  玉雕作品真正的灵魂在玉石本身。只有雕刻的图案足够彰显玉石的天然魅力,使之与玉石浑然天成,那么才称得上是件成功的作品。侯晓锋认为,佛像玉雕艺术,首先不能离开玉石本身的特性,在保持原料风貌的同时,从艺术设计方面再加以更多的发挥和创新。他的作品中每个人物形象都力求生动,具有灵性。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注重,包括人物面部的刻画、首饰造型、服装搭配以及其他细小的部分,和整体比例。
 
  侯晓锋说,佛陀的造像突出 “三十二相”、“八十种好”,这些“相”与“好”,与其说是佛陀的特征,不如说是“某个重要的观念”。佛陀造像二千余年,从西向东流传数万里,形态变化万端,却始终不离其宗,或许可以说就是“某个重要的观念”在贯彻始终,佛教题材在玉雕艺术中的应用和表现依然离不开这个范畴。佛教题材玉雕艺术,以玉石为依托,通过平面的线条和立体的空间组合变化,对人之内心有所感召。既不要求绝对的繁复,又不能彻底的简洁,最高的尺度是要具备智慧的闪光,从而达到对受众的震撼,实现“相”的把握。而这些平面的线条和立体的空间组合变化通过受众的体会,不仅会衍生愉悦,而且能产生超越世俗的崇高感,可以让受众在一种凝固稳定的状态下持续受到感染,深入体悟到宗教精神的深层内涵。
 
  如今,侯晓锋的作品多体现的是意趣和情趣。二十余年的玉雕生涯,让他愈发悟得,玉的秉性与佛理是相通的。佛学中的“空”,是存与天地秉性中的一种通透,在玉雕创作中放下一切杂念,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之心,将欢喜自在表达出来,作品才会具有菩提心和感染力。
 
  侯晓锋介绍说,造型艺术的发展有这样的模式,从抽象的混沌到清晰、从简洁的单体到复杂的组合,从无定的时尚到定型的程式,再从繁复回归到简约,玉雕中佛像造型设计与创新也秉承这一理念。随着大众审美的不断变化,侯晓锋的作品更趋于“简约和抽象”,在继承传统造型的同时,在设计上寻求新的突破,甚至借鉴漫画艺术,将局部特征更加突出,有一种“戏说”的演绎。
 
  与传统玉雕人物相比,他刀下的人物更多了一份憨态和喜气,面部的细致刻画,裙摆的简约表达,有时候利用玉料上的皮色,只雕刻出一张脸、一只手,同样可以传达出准确的信息,让人心领神会,让作品更多了一种灵动和韵味。

提起高端翡翠,翠友想到的是否是满色、漂亮、收藏价值高,但从原石到成品,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,例如切颗翡翠蛋面,切的方向不同,珠光宝气感完全不同! 作为广东揭阳的顶级大... 【查看详细】